如何阻止“熊孩子”大额充值打赏?
疫情期间,未成年人学习生活进一步依赖电子产品,未成年人私自充值、大额打赏等问题引发舆论关注。对此,各界呼吁加大监管力度,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游和盲目打赏问题。 疫情期间,不少孩子前台上着网课,后台运行着游戏或者直播内容。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人在网课,心在网游”“边看老师,边看主播”。 今天,消费者网联合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疫情期间网课、网游、打赏舆情数据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未成年人私自充值、大额打赏等问题已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对此,有关专家表示,未成年人权益受损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建议通过严格审核用户身份、控制登录时长、限制未成年人充值和打赏等手段,从根源上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游和盲目打赏问题。 未成年人充值引发的投诉不断...Read More教育部发文规范高等学校接受国际学生有关工作
新华网北京6月10日电 近日,教育部修订出台《关于规范我高等学校接受国际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国际学生进入高等院校本专科阶段学习的申请资格进行调整。 《通知》在保持政策延续性的同时,着力解决新问题。对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即具有外国国籍的学生以国际学生身份进入高等学校本专科阶段学习的,《通知》中明确,除符合学校的其他报名资格外,申请者还须满足最近4年之内有在外国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 对移民并获得外国国籍后申请作为国际学生进入高等学校本专科阶段学习的,除符合学校的其他报名资格外,仍须持有有效的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文件4年(含)以上,且最近4年之内有在外国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Read More
家长如何指导孩子网课学习?
疫情防控期间,教学活动迁移到了“线上”,如何保证孩子上网课的效果,成为了很多家长关心和关注的焦点。有些家长为了确保孩子上课不走神,选择陪着孩子一同听课,但是自己也无法保证“不溜号”。Read More
上网课、云办公视力“透支” 不如去阳台“目浴”阳光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大人宅家“云办公”,孩子居家上网课,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眼睛干涩胀痛、视力下降等情况屡见不鲜。建议遵循“20-20-20”原则,即看电子产品20分钟,远眺20英尺(6米)远处至少20秒钟。Read More
疫情下 留学or不留学
2020年全球范围的新冠疫情给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严重影响,中国超过98%的留学人员分布在20余个主要留学目的国,这些国家疫情蔓延,高度限制跨境流动。中国在外留学生、访问学者受到巨大影响,硕士生、本科生基本都转为在线完成课程和答辩,绝大多数博士生依然在以多种方式从事科研工作。Read More首批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正式面向全球推出 疫情期间免费开放课程
4月20日学堂在线国际版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学堂在线国际版上线,标志着以学堂在线、爱课程为代表的首批高等学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面向全球正式推出。据了解,学堂在线国际版本次首批上线课程109门,重点挖掘来自中国高校的优质课程,同时兼顾引进全球性、区域性顶尖高校的一流课程。Read More
立足新时代,如何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
日前,《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要求大中小学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劳动教育体系。《意见》提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切实经历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Read More